热议:香港小学比赛中,普通话作答竟被判错

北京对港事务逐步加强干预下,香港的本土意识近年来在多方面亦随之冒起,其中包括保护广东话运动,而有关广东话和普通话谁才是“母语”,更成为政治敏感的议题。香港电台日前播出的一个小学通识比赛,一个参赛者因为用普通话作答被判作错误,引起网民热议。

香港电台13日播出“小学校际通识大赛2019”,其中一条题目要求同学把“晚上9时45分转换为24小时制”,有同学以普通话答“21点45分”,节目主持人黄大钧却指答案错误,指“要用广东话作答”。事件引起网上争议,网媒香港01指,甚至有建制派的网民批评做法是歧视普通话。

根据网媒香港01报道,黄大钧事后在面书回应指,按赛例规定,除非题目要求,否则需以广东话作答问题。公民党立法会议员谭文豪也在面书转载有关新闻,大赞做法合理,又说这是“香港法定语文的口语形式”和捍卫粤语人人有责。

有网民调侃道:“倒不如英文oral(口语)考试讲中文啦,”、“DSE (香港中学文凭试)英文口试,考生可以用广东话作答吗?”。由于该学术必答题环节,主持人会以广东话、普通话或英文发答,有网民相信学生只是因紧张用错语言,“我相信是那个学生是太紧张,用了普通话作答吧。”

香港教育局所发表的一份教学文件中,不但没有平衡有关普通话和广东话的争论,反而因为“偏帮”普通话更引起学术界的争论。

当局在2013年向全港小学派发多份普通话课程配套资料中,有《浅论香港普通话教育的性质与发展》一文,由中文大学普通话教育研究及发展中心荣誉专业顾问宋欣桥撰写,强调“香港汉族人的母语是汉语”,语言中的方言如粤语,不能视为“母语”;“中文”等同于“汉语”,普通话科向中文科逐步合并系必然趋势。

但香港大学中文教育研究中心总监谢锡对上述说法不以为然,反称据一般语言学定义,父母所说语言就是“母语”,依此推论,粤语即为香港大部分人的母语。他引用国际知名语言学家Tove Skutnabb-Kangas的论点指出,母语的定义为:在来源方面,“人生最先学的语言”;在认同方面,“自己认同的语言,以及其他人识别是你土生语的语言”;在能力方便,“你最擅长熟悉的”;在功能方面,“你最常用的语言”。芬兰籍的Skutnabb-Kangas,也是全球第一个提出“语言歧视主义(linguicism)”理论的学者。
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,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分享新闻到
微信朋友圈
扫描后点
右上角分享

0 Comments

Leave a Comment

Ad

Related Posts: